用低成本方式,不離職創業:加速通往財富自由

你對財富自由有明確的定義嗎?

  • 我很認同李笑來的看法:「財富自由並不是終點站,只是一個里程碑」。換句話說,它代表我們再也不用為了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給某一個工作。
  • 但在追求財富自由之前,我更在意的是「成長」:當我能不斷優化自己的能力、擴大收入來源,就有機會擁有更多選擇權。
  • 我選擇不離職創業的路線,重點在於:持續累積資產,保持熱忱,同時不必放棄我原本主業帶來的穩定保障。

為什麼我選擇不離職創業?

  • 不愛傳統職場氛圍:我發現自己並不享受公司內那種「爬階層」的氛圍,對未來升遷也沒有太大期待。
  • 外界的成功案例,不一定適合我:我曾在科技產業工作,也認識在大公司領高薪的朋友。他們能透過 8~10 年的存款買房、退休,讓人羨慕,但我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工作和生活型態。
  • 我現在的主業工作,其實滿有意義:它給我社會價值感,也讓我有一份穩定收入。即使未來真的財富自由,我也想保留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成就感。
  • 不離職創業 = 增加職場籌碼 + 加速資產累積:不離職創業可以利用下班與週末時間,做我真正熱愛的事情;等到副業小有成績時,它也能反哺我的主業,讓我更具談判力。

你是不是也曾想過要離職去闖,但又擔心無法負擔風險?不離職創業可以是更穩健的嘗試。

想創業,最重要的 3 件事

  • 要有人願意付費
    • 創業不是純興趣,要先確認市場是否買單。沒有穩定的現金流,一切都無法持續。
  • 時間必須能越花越少
    • 別讓副業成為「第二份全職工作」。選擇能「一次投入、多次收益」的產品或服務,才有可能兼顧工作與生活。
  • 你自己要有熱忱
    • 創業初期往往要自訂目標、自我推進。如果既沒有熱情也沒有錢,那就難以撐下去。副業更是如此,因為你白天還要上班,動力不足很容易放棄。

不離職,又要創業?這 3 條絕對不能忽視

  1. 不能影響到主業工作,必須越做越好 讓老闆開掉你很痛:當創業開始小有成績之後,除了下班也要弄些工作外,可能也會遇到上班偶爾要請個假,工作做好,管理好自己,甚至承擔更多責任,老闆們就算發現你有個小生意,但是看到你的貢獻,這時候大家就要開始權衡,到底是是公司需要你的多,還是你需要公司的多
  • 感謝現有工作帶來的穩定收入
    • 主業是你的強力後盾,你不用每天煩惱「下一個客戶在哪裡」。懂得感恩和善用這份收入,你才有餘力把副業做好。
  • 讓副業的經驗能回饋到主業
    • 副業常常能測試市場需求、學到新技能,把這些收穫應用在主業上,提升你在公司或團隊裡的價值。

未來屬於有能力同時服務多個雇主的人

這兩年 AI、數位工具快速崛起,許多人開始利用這些資源,透過副業或不離職創業,槓桿自己的能力。

我相信未來的趨勢不再是「找一個公司上班到老」,而是「用專業和技能,同時服務多個雇主或客戶」。

能力 就是你在職場與市場上的籌碼,商業知識與數位技能 能幫你放大這個籌碼。

我一直在實踐「越過越自由」的生活,也希望你能透過不離職創業,讓自己更安心、更有選擇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