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篇文章是我試用 Kuse AI 的一些心得,順便跟大家分享我怎麼看待 Heptabase、NotebookLM 跟 Kuse AI 之間的差異。整體來說,這幾套工具各有各的強項,用起來都滿有趣的!
1. Kuse AI 帶來的「跨來源」的驚艷視覺體驗
老實說,剛開始接觸 Kuse AI 的時候,我是抱著「欸,這個特別在哪裡?」的心態。
結果沒想到,它能把 PDF、YouTube 影片等不同來源的資料,都放到同一個畫布裡,然後用 AI 來幫我整理、總結重點。
我自己的測試是同時匯入一份 PDF 和三支 YouTube 影片,再讓 Kuse AI 幫我回答問題。
它不只看得懂文字,還能把影片內容(根據字幕)整合進來,給出建議或想法。這種「把不同素材放在一起問 AI」的方式,真的解決了我常常要來回切視窗、做筆記的困擾。
再加上它整個操作介面是那種「無限畫布」式的視覺化,讓我覺得很像在 Heptabase 裡面做筆記,但是多了 AI 互動幫我自動整理、抓重點。
2. NotebookLM、Heptabase、Kuse AI 的差別在哪?
- NotebookLM
它也能處理多個文件,但主要是用文字去跟工具互動,但是對於資料來源總結的細緻度很好。 - Heptabase-這篇內容也是在Heptabase生產
這是我長期深度研究的好夥伴。它的強項在於「大型知識地圖」跟「專案導向」的使用體驗,再加上有本地備份、版本控制,資料安全比較有保障。 - Kuse AI
則是把焦點放在「跨來源的整合」,尤其是結合影片和文件,然後又用視覺化的方式呈現。真的很適合我在短時間內先快速摸透一個新領域,或整理多媒體素材時使用。
3. 為什麼我還是會持續用 Heptabase?
- 資料累積超級多:
我在 Heptabase 已經放了超多筆記跟卡片,搬家去 Kuse AI 的成本太高,而且還要擔心匯入匯出格式之類的問題。 - 長期使用的信任感:
Heptabase 提供本地備份和版本控制,資料不會一下就消失。Kuse AI 雖然好用,但一切都是放在它的雲端伺服器上,如果某天它真的收攤了(當然不希望),那我累積的資料該怎麼辦?
所以如果是「長期深度管理知識」或「複雜專案」的時候,Heptabase 還是我更安心的選擇。
4. 我計劃在 Kuse AI 跟 Heptabase 之間切換?
其實我覺得兩者不用對立,可以「互補」。
Kuse AI 很適合在我對某個新主題還不熟的時候,用來快速匯入各種格式的資料,一次統整出一個大概的脈絡。接下來,把我真正要深入研究的重點搬去 Heptabase,建立在既有的知識地圖上,就能跟我之前累積的資料連結起來。
5. 個人結論:看需求,選工具
- Kuse AI:最推薦給短期、想要快速整合不同型態資料(尤其是影音+文字)的人。視覺化的介面也很直覺,AI 幫你省下許多人工作筆記的時間。
- Heptabase:非常適合需要長期構築知識系統、複雜專案管理的人,尤其在資料安全跟筆記結構這塊比較完備。
- NotebookLM:如果你是重度 Google Docs、Google Drive 使用者,它或許是一個簡單的整合工具,但要視覺化畫布,就還比不上 Kuse AI 或 Heptabase。
總之,工具沒有絕對的好或壞,而是看你目前的需求在哪裡。如果你已經在 Heptabase 裡囤積了很多年筆記,那就繼續用下去;但當你想要很快地整合影片、PDF 等多種來源時,Kuse AI 會讓你覺得「有夠方便」!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幫大家更了解這幾個工具的差異,也期待看到你自己的使用經驗,是喜歡Heptabase、Notebook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