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愛上你的工具,要愛上客戶的問題

最後更新時間: 2025 年 08 月 22 日

好像全世界都在談 AI、BI、No-Code,如果自己或是團隊還沒開始用,就好像瞬間成了跟不上時代的原始人。

於是,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趕快找個課程,魔法小卡刷下去!

這種「為了學而學」的模式,很多時候就像是送孩子去上「才藝班」。

課程結束時,大家紛紛讚嘆「哇!這個工具好厲害!」,但回到工作崗位,卻不知道如何下手。因為學到的屠龍之技,跟你日常要殺的那隻雞,根本對不上。

我過去當過軟體工程師,也做過需要「通靈」的 PM,現在專門協助企業導入各種數位工具。

我觀察到一個最大的誤區就是:大家太容易愛上工具,卻忘了自己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你的「理所當然」,就是問題所在

當我建議團隊要「先定義問題」時,最常聽到的回答是:「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問題是什麼啊?」

這非常正常。因為你身在其中,很多重複、繁瑣的流程,在你眼中早已是「理所當然」。你自己很難發現「欸?這個動作我每週都在重複」、「咦?這裡其實可以自動化」。

想找到真正的問題,有個黃金方法:找一個完全不懂你工作,但充滿好奇心的人,把你為了完成一項任務的所有步驟,從頭到尾講給他聽。

在這個過程中,他會不斷地問「為什麼」,而你,會在一次次的解釋中,自己驚覺那些隱藏在流程中的多餘和重複。這就是為什麼,有時需要一個外部顧問,來扮演那個不斷提問的「局外人」,他會勇敢地挑戰你的想當然。

如果找不到這樣的外部人,也別擔心,這裡有兩個可以在內部立即執行的替代方案:

  • 同事互相訪談:找一位不同職能的同事,彼此介紹工作流程,互相扮演「好奇的局外人」。
  • 請 AI 訪談你:你可以對 AI 下指令:「你是一位流程優化顧問,現在請透過提問,引導我梳理完成『某某任務』的詳細步驟,並找出可以優化的環節。」

說服團隊的藝術:讓他們看見改變後的好處

好,假設你已經成功找到了問題。下一個挑戰是:團隊的阻力。

很多時候,問題不是團隊成員安於現狀或抗拒學習。真正的阻力是:**大家覺得改變的成本太高了!**學習新工具、適應新流程,意味著要從原本熟悉的工作方式中抽離,這在短期內反而會「增加」工作量。

所以,千萬不要只說「我們需要導入這個新工具來提升效率」。你必須具體地告訴團隊,這個改變能帶來什麼「好處」:

「我們來研究這個方法,是為了把每週那 8 小時的報表地獄,縮短成 1 小時。這樣一來,我們每個人都能準時下班,甚至有更多餘裕去思考更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是被瑣事綁住。」

當團隊理解到,學習是為了換取更多的休息與自由,而不是另一項KPI時,改變的動力才會真正出現。

先有問題,再選武器

當你清晰地定義出問題,也和團隊達成了「我們想解決『那個』問題」的共識後,恭喜你,這時候才到了挑選工具的階段。

該怎麼選?與其追逐最新最潮的工具,不如務實地問自己幾個問題:

  • 我們團隊的「生態系」是什麼? 如果大家都在用 Notion,那 n8n 或 Make 可能就是好選擇。如果團隊活在 Google 全家桶裡,那優先考慮 Apps Script。
  • 學習和維護成本高嗎? 團隊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上手?未來如果流程改變,我們自己能輕鬆修改嗎?
  • 卡關時找得到人救嗎? 這個工具的網路討論度夠嗎?中文社群夠活絡嗎?

面對「外包」的靈魂拷問

聊到這裡,一定會有人問:「如果流程很固定,我是不是乾脆外包客製一個系統就好?」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該如何判斷?其實標準很簡單,就是一筆**「時間與金錢」**的帳。

你可以這樣算:

  1. 估算一下,團隊成員目前處理這件重複性工作,每個月要花掉多少「總工時」?
  2. 找至少兩家資訊公司或個人工作室,詢問客製化這樣一個系統的報價是多少。

兩相比較,你就能清楚判斷,是花錢一次性解決問題划算,還是持續投入團隊的時間成本更划算。

有效的培訓,是解決你的難題,而不是教你工具大全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好吧,無論是自己學還是客製化,真的能對症下藥嗎?」

這正是我堅持在開課前,一定要先透過訪談或問卷了解團隊狀況的原因。這個過程能讓我設計出真正符合你們需求的課程,而不是給一套標準教材。讓我舉幾個實際的例子:

  • 一場 Power BI 的訓練:在訪談後,我發現學員的工作場景根本沒有太複雜的資料需要清洗。於是,我建議課程不用教太多艱深的功能,而是多安排一個環節,帶他們思考「如何用現有數據跟老闆溝通」以及「如何從圖表中發現問題」。這才是他們工作中真正的痛點。
  • 一門給上班族的 AI 課:很多團隊想導入 AI,但員工不知從何開始。與其教大家怎麼下咒語(Prompt)做圖,我更著重在帶他們拆解自己的工作流程,思考哪個環節可以讓 AI 介入。甚至,我會教他們如何跟今天沒來上課的同事溝通這些改變,讓新方法能順利推行。
  • 一個給研究人員的 AI 課:他們的需求不是做簡報或寫文案,而是快速閱讀大量文獻。所以我的課程就專注在,如何利用搜尋技巧,結合 AI 工具,快速萃取出論文的重點和研究脈絡。
  • 一門給公務人員的 AI 課:現代公務員真的很忙,一個人可能要身兼數職。所以課程的重點不會是空泛的理論,而是即戰力。例如,我們會專注在如何運用 AI 輔助撰寫正式的公文、快速產出政策說明的計畫書、規劃一場完整的公開活動流程。甚至,對於需要自己經營社群的同仁,我們也會教學如何快速生成貼文圖片和文案,或是在短時間內完成一份清晰的簡報。目標只有一個:讓 AI 成為他們最強的行政助理,把時間還給更重要的決策與服務

有效的學習,不是學會工具的 100 種功能,而是用工具解決你工作上那 3 個最頭痛的難題。

個人頭像照片
Sophie
文章: 17
訂閱
通知關於
guest

0 留言
回饋意見
查看所有留言
本文目錄